Conge 精进

[心理人物]所罗门·阿希 [Solomon E. Asch]

2006-06-27
Qingyang
本文 1409 字,阅读全文约需 5 分钟



所罗门·阿希 [Solomon E. Asch 1907.09.14-1996.02.2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生于华沙。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特质的因素分析、测验编制以及文化因素和团体差异对测验分数的影响等方面。1967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32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在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任教。他是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M.威特海默的密友和同事。1952 年,他写 了一部教科书《社会会心理学》,其中保留了许多格式塔心理学的信条。... ...

他著名的研究是群体中的从众(conformity)行为。阿希通过“线段实验”(1955-1956)来进行他的研究。他让被试坐在一张有七到九个人的桌子旁,真正的被试只有一个,其他的几个人都是为配合实验而故意安排的助手。阿希首先让他们看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一条直线,之后再看第二张卡片,卡片上有三条不同长度的直线,其中有一条很明显的是和第一张卡片上的直线长度相同,而这群人被要求轮流回答第二张卡片上哪一条直线的长度是和第一张卡片的长度相等,此时这名被试是坐在倒数第二个位子。这个答案是很明显的,而在大部分的试验中每个人会给予相同的答案,但在某一些被操纵的试验中,阿希的“助手” 被指示要给予一个错误的答案,而阿希则在观察这样的情况会引发受试者怎样的从众行为。

图片:线段实验线段实验



图片:阿希情境阿希情境

注:阿希情境是他为研究从众现象而创设的。在这种情境下,所有群体成员都是串通好了的,除了其中一个成员之外。实验时,那些串通好了的被试故意作出错误的判断,于是那个真被试就需要在他希望报告的结果和其他群体成员报告的结果之间作出选择。

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即使答案很明显,但在三分之一的情况中,被试会遵从团体的不正确答案,而百分之七十五的被试会至少遵从一次,而团体不够大也会有如此的从众行为,当团体成员有 2 到 16 个人,只要有 3 到 4 个实验者的助手在其中,就会如同在更大的团体之中一般,有效地产生从众行为。

阿希的实验向我们表明:有些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信息相互抵触。群体压力导致了明显的趋同行为,哪怕是以前人们从未彼此见过的偶然群体。

阿希在 20 世纪 40 年代曾经做过另一个著名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证明为了形成对人的印象,我们通常必须至少掌握此人的几项特征,不过,对的人印象不是由几种不种特征所拼凑而成的,相反,你会对一个人形成一种整体的印象。假定一个人有 5 种不同的特征:分别以 A、B、C、D、E 代替,阿希总结了两种一般理论,用来解释人是怎样组织这些特征并形成印象的,第一种理论假设认为,印象就是把这些特征简单相加:A + B + C + D + E = 印象。这意味着你是根据这些互不相关的特征来形成对某个人的印象的。第二种理论主张:你采用了一种更加一体化的模式,好比是把这些互不相干的因素投入到一个容器中充分搅拌,使其融合成为一体。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个性中的各个特征是彼此关联的。事实证明,第二种理论更符合人们的实际经验,更可接受。

阿希还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了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主要著作:

  • 社会心理学:1952

参考资料:



来源:武汉心理咨询网

欢迎访问心理人物分类中的其它文章。

原文地址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06/06/27/solomon-e-asch_27/
Paypal
请我喝咖啡

Comments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