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自从练琴开始,都是妻子陪着她去上课。
妻子不只是负责接送而已。她本人也对学钢琴感兴趣。所以,跟着女儿去上课,还能偷师。
当然,也不要真的是偷师了,她在网上买了钢琴课,自己平时也都每天学一些,练一些。主要的想法是,家里有个人跟孩子一起学,可以能有更好的监督与指导。而且,能成为女儿一起练习的伙伴,做个榜样,不也是挺好的?
想法虽好,但实际执行起来还是会有各种问题。
比如,这个周四还是周五的时候,因为练琴,女儿就哭了一鼻子。
背景
原因要细数起来,还是挺复杂的。
首先吧,女儿挺喜欢现在的老师的,也喜欢去上课。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是,就像大多数学琴的孩子一样,在练习上下的功夫,可就不够了。
第一点,也是我和妻子都比较着急的一点,就是她把练琴这会儿事儿的重要性,排的很低。经常是快睡觉了,才去练。我不喜欢她因为拖到该准备睡觉的时间才去练琴:一是那时候身体疲倦了,练习效果打折扣。二是赶时间练得潦草(其实我也不懂音乐是否潦草,只是觉得赶时间练完,心境上不可能比从容的练习来的好)。三是常常为此耽误上床时间。四是,……算了,我也别罗列,反正就没什么好处。
第二点问题就是,她自己不上心,需要家长提醒。可家长提醒的她的时候,她没有一次是痛痛快快的答应着,去练习的。每次提醒她,她总是口头答应着“一会儿”,然后继续埋头干自己的事儿。说实话,她并不是做什么不好的事儿:要们跟弟弟玩儿游戏,要么自己写字儿,画画,读书,哪一项都是挺好的活动。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提醒,也就因为她太投入,而变成了耳旁风。然后就,不知不觉的有到很晚才能练。这让大人很有挫败感。
有了挫败感,就很难对孩子平心静气的提要求。对她的“不听话”,也很难轻易容忍。于是,提起让孩子弹琴,我俩的语气总是不太积极。
比如,我就跟女儿说过好几次:如果你不练了,那就没必要上课了,你回头跟老师说,我们退课吧。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些很泄气的话。不仅没有用处,而且从女儿身上激发的反馈,也没有好的。
她昨天就跟我说:我越是那样说,她就越是不想练习。
原因
具体到哭鼻子那次,原因是这样的。
钢琴老师布置了一个练习曲,要求先单手练习。先练会并熟练左手和右手的弹发之后,然后在左右手合起来练习。
因为疏于练习,女儿还停留在练习单手弹,还没到合并那一步。
妻子呢,先练会了合并。为了激励女儿,就把她叫到身边,说你来看看。于是就合手弹出了曲子。
结果,女儿听完之后,说了句“我怎么也学不会”(I‘ll never learn how to do it),就哭了。结果,听到这么负面的自我评价,也让我们不开心。激励不成反成了打击,这算是怎么回事儿。于是妻子也不怎么满意。这一来二去,变成了个哭鼻子事件。
后来女儿说,自己难过,就是觉得自己怎么都不能练好,然后,大人还总是对她着急。
这让我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女儿主动一些练习,有不感到来自家长的压力过大。
黑脸白脸吗?
首先,女儿喜欢钢琴老师,喜欢去上课。这是积极的一面。老师是唱白脸的,在老师那里,女儿得到的鼓励多。而一周上课的时间,只有一次半小时。布置的练习,都得在家里做。所以,相对来说,老师还是比较轻松的,只要在半小时内,一边传授课程,一边给孩子以称赞与鼓励就好了。
可是,平时的练习,就得在家做。因为不是新知识,没有和蔼老师的鼓励,练琴就枯燥的多了。
平心而论,老师布置的练习,并不算多,应该半小时就能搞定。可是,比起玩儿,练习可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家长有的时候,就不得不唱黑脸。
可黑脸不好唱啊!
说浅了,不管用。说深了,不但不能激发积极性,还会造成逆反情绪。弄不好,还伤害亲子感情。
真是伤脑筋。
反思
小孩子,天性就是爱玩儿的,不喜欢枯燥的练习。
她们愿意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喜欢被催促着被动做事。
即便她们有良好的意愿去计划自己的时间,但常常不具备实计划的能力。她们太容易被更好玩儿,更有趣的事情分心了。
所以,做家长的我,还是要放弃那种自己的孩子是有自驱力的美好幻想,同时也要放弃自己的孩子会一事无成的恐惧想象。认清实际状况:她还是一个小孩子,即便有向上的趋势,也需要大人的帮助。我应该再更有些耐心,少用打击人的话语去伤害她的自尊。
她不能主动练习,那就让她参与安排自己的作息,而不是强行摊派。让她知道我们对她的期望在什么地方,而不是让她产生自己总是不行的想法。
想办法做个鼓励型的教练,而不是做暴躁型的老板。
如果做不到鼓励,也坚决不能打击。要保护孩子对弹琴的自然喜爱。
毕竟,弹琴,是为了她能在日常生活之外,有一种方式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不能因为我们过于强调她的练习,而让她学会了一门技术,而恨上了一门艺术。
原则就是这个原则,至于怎么做,后续还得摸索……
piano keys |
---|
2022-05-01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