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ge 精进

《基督教史》读后感

2023-06-15
本文 2603 字,阅读全文约需 8 分钟

封面 信息
《基督教史》
作者:胡斯托·L.冈萨雷斯
翻译:赵城艺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Tags:宗教史, 基督教, 历史, 思想, 非虚构
Star:五星

为什么读这本书

这书是我参加的一个读书群今年6月组织共读宗教史时推荐的三本书之一,另外两本是《印度佛教史》(我的读后感)和《禅思想史讲义》。我读《印度佛教史》的同时读了这本书。两相对比,虽然这本书的部头儿更大,有差不多78万字,但是它比《印度佛教史》更为轻松好读些。

内容

宗教史有两个基本线索,一个是时间的传承,一个是地域的传播。

本书主要遵时间的线索,把基督教的历史大致分为初期教会(公元一世纪到三世纪),帝国教会(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初),中世纪基督教(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十六世纪初到17世纪初),教条与怀疑的时代(十七到十八世纪),现代后现代的基督教(十八世纪到当代)。

在地域传播上,本书上册专门拿出一部分讲述殖民基督教,记录随着十五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开始,欧洲各国开始殖民全世界时基督教的传播。这部分涵盖的时间,是从十五世纪的中世纪末期,跨过宗教改革时期和教条与怀疑的时代的。

每部分的书写都大概按照如下的框架:时代的世俗历史背景,宗教派别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思想领袖、教宗的事迹、生平和主要著作,教理教义的流变与纷争以及其与世俗思想文化的辉映与交响,基督教在各个国家的传播的形式与轨迹等。

一些要点:

  • 耶稣出生的当时当地,民众信仰犹太教。犹太教信仰是对上帝的信仰,其圣经预言弥赛亚出现,拯救上帝的子民。耶稣被认为是弥赛亚。
  • 犹太教其实比较保守,不向底层人民传教,不向外邦人传教。而耶稣没此分别心,因此很令犹太教的人不满和看不起。这有点儿像佛陀的众生平等。
  • 耶稣传道令当局不满,将其逮捕,审问,定罪,钉上十字架,提全人类赎罪,死后复生,最终飞升,期间给信徒末日预言,并说信他者得拯救。所以救恩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之一。
  • 基督教教徒,一开始的时候多数是底层民众。信教也是一起进行圣餐仪式,多在个人家中进行。早起的教堂据说也是从私人住宅开始的。加入基督教,要通过洗礼,洗礼之前,是要有考察期的。基督教的聚会,一开始是以圣餐为核心的。
  • 基督教传习过程中,一些教父发现其教义与古希腊哲学有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柏拉图哲学和斯多葛主义。有的教父试图以哲学来强化基督教的正当性,有得教父则引导基督教徒去认识哲理。无论是怎样的方向,教义教理与哲学哲思的结合,都使得宗教思想更加强大,尤其是在应对来自异教徒的批评时,他们有了思想武器。早期的教理与哲学的整合发展,就是在回应异教徒的贬低和指责的过程中形成的。之后基督教的发展也常与社会哲学思潮相结合,并对教理教义进行相应的修改。
  • 基督教与死亡关系紧密的让我有些胆寒。先是耶稣本身通过复活战胜了死亡。之后,基督教多不见容与当时的世俗社会,遭遇了许多逼迫。不服逼迫的基督教徒见证自己信仰的终极方式,一开始,就是死亡,殉教。耶稣通过死后复生战胜了死亡。教徒也就不再惧怕死亡的殉教。对基督徒来说,殉教的死亡,是欢乐庄严的。基督教史上,殉教的人不计其数!
  • 罗马帝国就常常镇压逼迫基督徒:并不是因为他们干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儿,而是基督徒本身的身份,就足以让法庭判处惩罚。死亡似乎成了许多人见证其信仰的方式。
  • 基督教一开始就处于被迫害镇压的地位,入教者都得有那么点儿视死如归。然后在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开始承认基督教,并成为国教。基督教教会开始过上好日子。
  • 过上好日子之后,信众数量扩张,有些“硬核”信众则认为教会变了,反而脱离教会转为去沙漠,墓园等少人的地方进行苦修,由此产生了修道院系统,有各种戒律,有了修士,修女。祷告,读经是他们修行的核心方式之一。
  • 同佛教类似,随着人们运用理性对教理思辨,分析,认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又都自认正统,造成了不断的教派分裂。
  • 在漫长的人类宗教史上,我们似乎一直是没有宗教宽容的。人们对待异教的方式,通常是妖魔化。然后时常有逼迫改教,不改就关监狱甚至杀害的事情发生。基督教在自己受过那么多逼迫后,一旦成为显教,也没有走出这样的窠臼。与世俗权力的勾结和争夺,造成了更多的杀伐。
  • 基督教的最后实现宗教宽容,已经是近代的事情。这有世俗思想的压力,也有其内部教派的推动。尤其是灵性主义的一些派别,比如贵格会,德国的敬虔主义,英国的圣洁主义俱乐部为前身的循道宗,等等,他们认为人人可以得救,人人已经得救,人人都可直接从上帝那里得到启示。这实际是对基督教众生平等观的重申。

感想

  • 此书并没有多写耶稣的事迹,大概默认读者是信了基督教的人的,或者耶稣事迹在圣经里都有,这里就不重复了。
  • 有意思的是,罗马统治时期,基督教和犹太教是被视为无神论的。因为相对于罗马的信仰的一系列神衹而言,这两个宗教信仰的上帝是没有形象的。这跟佛教开始时非常类似。后来佛教出现了造像,画像等等。基督教也在君士坦丁后的罗马统治是时期,开始出现造像的。并且根据有无偶像的崇拜,有教派间的区分的。
  • 越阅读宗教史,越觉得基督也好,佛陀也好,都是个开端。之后宗教如何发展,就跟他们关系不大了。然而,基督教取得了巨大的权力后,出现许多权力纷争。这教宗的权力争夺与世俗的政治权力的争夺,没有多大分别且经常互相影响。也是充斥着阴谋诡计,充斥着人类的贪欲滚滚。虽然作者是基督徒,但是并没有回避基督教的血腥和腐败历史。
  • 基督教的传播,我想是基于恐惧的:它能传扬开来,与其宣扬的一件事紧密相关,即耶稣复活。换句话说,他战胜了死亡。而死亡,是人类的根本恐惧。
  • 很多人觉得有信仰的人会迷信,丧失理性。哦,可不是这样。写佛教教理的,基督教神学的,可都是些非常理性的人,非常有学养的人。没有理性的人是做不了任何事的。而且,人的理性常常做的事,是把自己已经做的事情合理化。而读历史,就是要在历史中学习,学习犯过的错误,学习行过的正确行为。如此人类才能少犯错,多为世界带来光明。

结语

一部宗教史,能部分的见证人类的野蛮与文明。

耶稣预言的末世仍未到来。

宗教冲突仍然在世界上演。

这篇小文,挂一漏万的从这部基督教史中找出些自己能记住的东西。

人们以基督之名,以上帝之名行了那些不义的事,也行了许多有益的事。

愿人们能多行有益的事,做基督教的义人,做佛教的佛,做道教的真人,做儒家的仁人,做伊斯兰教的虔诚的穆斯林,做世俗世界的哲人。同时,容忍彼此。

学会交流,消弭成见。

愿世界和平。

2023-06-15 初稿
原文地址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3/06/15/history-of-christianity/
Paypal
请我喝咖啡

Similar Pos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