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2023年阅读回顾中,我写了自己2023年读了165本书, 大致相当于五天读两本。
如今一月近半,我还没有读完两本书。
因为,2024年,我要少读些书。
谈谈阅读和亲知
寻宝
读书,使世界清晰,使自己清醒。
有的人读书,乐于评价。我写的读后常常也不免此俗。然而,评价不应该成为读书的目的。书的好与坏的评价,并不代表书的好与坏,只代表自己的偏好。发表自己的偏好没什么不好,可以帮助别人或你自己认清自己。如果读完一本书,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之余,收获一两点对世界的认识,岂不欢喜?
我对书的偏好:如果一本书讲的是现实是如何的书,我就喜欢。如果是现实该如何的书,我就觉得无价值。对于实际情况做“实然”的描述,有助于消除未知,使世界变得清晰。对于事情应该怎样的“应然”讨论,说到底是一种想法。想法人人都有,没有的话就会有人替你想。这造成了我对大部分哲学讨论丧失了兴趣,但是对生活哲学仍然保持热情。
读书,要带着寻宝的心态去。我读书有时会遇到不喜欢的,但我也很少放弃。因为一本书,作者认为值得写,出版社认为值得出,其他人觉得好,则里面一定有些什么值得一看的东西。找到它。
破牢
上个月读语言学,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意识到了我们所在的世界,是被语言包裹的。
比较为人所知的叫法,是“信息茧房”。大意是说人们处于茧房中,只有能经过过滤的信息才能进入人的视野。但这个信息茧房通常是指技术和圈子。
知识还有另外一种分法,就是亲知和描述性知识。对一个人来说,她的世界除了自己体验的部分和亲自验证过的知识,剩下的都是来自于听闻,也就是别人的描述。这定义了个人的描述性世界。
所说的描述性世界,并不是指信息茧房,而是另外一种牢笼。是你所有的听闻而非体验的知识。体验包含不可言说的部分,比如苹果的味道或开悟的经历。也有一部分是可以言说的,描述性知识是可以言说和描述的。
任何信息是否能进入我们,取决于已经存在于我们头脑的由语言构建的描述性世界。这个描述性世界,就是个人拥有的,最大的信息茧房。
阅读可以扩展描述性世界。广泛性阅读,就是让这层包裹我们的语言得到丰富,让更多的信息能透过这层滤镜,能指导行为。
对于描述性世界,我们是可以提出怀疑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那是不是真实。我没见过电子原子,也没有亲自在外太空回望过地球,我依赖于他人的描述和推测知道了这些。事实上,虽然很多人相信这些是事实,也真的有人并不相信这些。一般认为,对于描述性知识,多数情况下,你只能选择相信或者不相信。每层相信或需相信,正决定了信息茧房能通过什么,拒绝什么。
所有的阅读,如果不加以实践,也就止于描述性世界,止于为自己的牢笼添砖加瓦(通过不信),或者开窗(通过相信)。
要破掉自建的牢笼。
亲知
除了这个描述性世界,我们还有个“亲知”的世界。
对于“亲知”的世界,我们是没有疑问的。对于它,你不会说相信或不信,你只会说知道或不知道。
你吃了苹果,你就“知道”苹果的味道。
你跟朋友聊了天,你就知道你有个朋友。
我跟你说,我有个朋友,他怎样怎样。这个朋友是我的亲知,是你的听闻。
我亲知的世界要小的多,窗口也少的多,扩展起来也可能更难。
亲知,不能靠阅读这种“听闻”而获得。必须直面现实,最好打破描述性世界的过滤,去见实相。然而,一个人的亲知,只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听闻。
只能去体验。还可以用其它的语言来表示体验:修炼,尝试,实操,应用,验证,实验,证得,印证。
只能去接触,尝试。
荣格的一个亲知
我亲知的世界很小,但我知道有些人的亲知世界就大得很,比如荣格。
B站上有个视频,是荣格在晚年接受BBC记者的访谈。如果有兴趣各位可以看一下。我这里简单提一下。
采访视频的 07:35 处, 荣格被问及他儿时受到的宗教教育,说那时候每个人都会去教堂。采访者问,你小时候信上帝吗,荣格用力点头说,“哦,相信”。
采访者话题一转,问你现在还相信上帝吗?
“现在吗?”荣格顿了顿,笑了下,说“难以回答”。紧接着,无比肯定的说“我知道(I know)。我不用去相信。我知道”。
视频后面32:48处,荣格在被问到关于死亡话题时,解释了一下“相信”与“知道”的区别。并解释了他并不用“相信”这个词。他说,“当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我就会接受”。
2024读书展望
2024 我的阅读会减少。通过阅读获得的清晰,是“虚假”的清晰。
会致力于将更多的去获取亲知。
一种方式是把描述性知识转化为亲知。用践行的方式。
另一种方式,是去体验不同的事物,人物。比如,学点儿本事,比如多见些人。
把神交的朋友变成亲知的朋友,看到过的技能变成亲知的技能。
于当下见实相。
2024-01-12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