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ge 精进

020-100《The-Philosophical-Baby》p74-105

2015-07-20
本文 1313 字,阅读全文约需 4 分钟

The philosophical baby 封面)

其它图书信息见豆瓣

第三章:逃离柏拉图洞穴

本章主题,儿童如何学习因果知识。

因果地图非常重要,儿童通过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心理地图表征世界,产生想象和可能性,这是前面两章的主要观点之一。然而,他们是怎样办到从一点一点的认识世界到建立起因果地图的呢?通过统计。

通过统计建立因果关系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哲人有云,某事是另外一事的因,我们只知道某事总在另一事之前。然而,人类还是本能的爱好对各种事物建立因果关系。比如吸烟致癌这一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实际上并不是因果关系:也有吸烟不得癌症的,也有不吸烟得癌症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上,这并不影响人们由此做出因果判断,并采取行动戒烟,降低得癌症的几率。而这种“因果关系”,实际上是科学家们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对数据的分析,基于概率统计得出的结论。

一件事如果总是与另外一事相联系,人们就倾向于认为二者之间有着因果联系。

孩子都是科学家

科学家认识世界大概有三种方式:自己观察世界并分析数据,做科学实验验证,从他人的实验中学习。这大概涵盖了科学家们的所有学术活动。还拿吸烟致癌举例子,科学家们收集大量流行病学数据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吸烟人群中肺癌比例很高。然后做实验,在老鼠身上验证吸烟的老鼠比不吸烟的老鼠在癌症发病率上的区别以及摄入香烟的量与老鼠患癌症的比例的关系。一个科学家无法完成所有的实验,那么他通过阅读和参加学术交流,学习其他科学家的发现。最后作为一个集体(或称科学共同体)得出结论。

而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基本上也是这三种。孩子虽然不懂概率论,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应用概率来分析世界。孩子的大脑自动分析日常生活中听到大人说话的声音,将出现频率高的识别为词语。孩子能区分词语,音律,图像和事物的出现频率。孩子对触手可及的事物有意识的做各种行为,像做实验一样,来探究事物的功能。孩子最强的,就是从他人处学习和模仿。人类的大脑通过模仿学习的能力十分强大。

而孩子的这种学习,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自动的。这与在学校里有意的接受专门教育有些差别,但是学习的机理,其实是一样的。

通过语言学习心理世界

很难说其他动物是否有语言,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语言的复杂度是其他动物的交流方式无法比拟的。科学家发现,语言这一工具时人类学习他人的心理世界的重要工具。证据来自于对聋孩子的研究。

尼加拉瓜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开班聋哑学校。由于贫困的原因,这些聋哑孩子之前通常不受重视,他们彼此隔绝,也没有通用的语言,也很少与正常人有效交流。第一批入校的孩子们到一起之后,处于交流的需要,开始彼此做手势,渐渐的就发明了自己的语言。以后入校的孩子跟第一批入校的孩子学习这种语言。慢慢的,这个国家的手语就这样诞生了。自然的,第一批孩子们是基本没有系统语言的,而后来的孩子们是有语言的。研究发现,没有语言的那批孩子,普遍的不能理解他人的想法,也就是没有“心理理论”。而他们之后的孩子,这方面的障碍就很少见。做出这些观察的是Jennie Pyers,对语言的产生感兴趣的人应该去阅读她的的研究工作。

2015-07-20 初稿
原文地址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15/07/20/100-The-Philosophical-Baby-p74-105/
Paypal
请我喝咖啡

Comments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