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打工族,比较悲催的一点,就是每天陪孩子的时间,都是在下班后。
曾经读过一本书,介绍许多人的晨起日常与仪式。一位公司主管,每天早上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同儿子一起玩耍,一直到妻子起床。
他的儿子五点起,他也五点起,两个人一起搭乐高,做游戏。在上班前,他至少和儿子有两个小时的专注陪伴时间。我想,一起床就玩耍,对一天的精神状态也有积极的影响吧。
我的孩子五点钟还在酣睡。我常常也是七点钟过后才会醒来。晨起陪孩子,目前无法做到。
于是,我陪孩子的时间,集中在每天下班后,和周末。
我下班不带电脑回家。
不是没带过,只是发现在即带电脑回家,也没有时间工作。基本上,带回家的电脑,我从来没有打开过。头一天怎么背回家的,到早上怎么背回公司,期间,都不曾把它拿出来过。几次之后,我就不带工作回家了。
带了也白带,不如专心看孩子。
每天回家,到门口,我都要按门铃,即便我口袋里有钥匙。
只要按下门铃,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听到女儿摘下对讲听懂,叫“爸爸”。然后她会给我按钮开门,一边儿按一边还问“开了吗?”
我打开门,应声“开啦,一会儿见!”,就能听见她挂断的声音。
给我开门,成了我们之间的仪式。
爷爷奶奶刚来的时候,不知道,顺手给我开门,她就会不开心,大声叫嚷,直到听筒到她手里。
进屋子之后,女儿会藏起来,我就假装问,“女儿怎么不在,去哪儿啦”。然后就听见她嘻嘻的笑。
她要藏起来,让我找。而且每次都藏在桌子底下。我就假装到个个屋子里找找,顺便去洗手间洗个手,然后假装发现她。
她就很开心,哈哈的笑。
这时候,儿子常常跑过来,叫着“找爸爸,找爸爸”。
我把他抱起来,他就要挣脱我的手,然后往我的背上爬。一边嘴里还提要求:“背背,背背。”
这个背背可不是简单背一下就完了,而是一个专门的小游戏。游戏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我背着他们在屋子里跑个遍。
具体是这样的。
我坐在沙发上,他爬到我的身上,让我背起来。
我把他背到书架旁,俯下身子,让他的手摸到Echo Dot。他会按一下上面的按钮,然后Echo就会“咚”的响一下。听到这响声,我要假装害怕的背着他逃到门边。然后他敲一下门,我再害怕得跑到厨房。他在敲一下厨房的墙壁,我在跑到卧室。到了卧室,我们靠着灯的开关,他会把灯打开或者关闭。然后我喊一声“亮啦”或者“黑啦”,在背着他返回沙发。
这么一套下来,我虽然不明白好玩儿再哪里,但孩子就笑个不停。而且不要以为只有儿子爱玩儿,在沙发上刚把儿子放下,女儿就来了,同样的流程走一遍,女儿笑得比儿子更响亮。
我只能庆幸,我们租住的是一个小公寓。不然背着两个人,每个人要这么跑三趟,不得累着我。
三次之后,俩孩子就可以自己去玩儿了。
通常是女儿让Echo Dot给她放歌曲听,她听歌跳舞,儿子也跟着蹦来蹦去。
发现女儿很多歌儿都能跟着唱。英语听力和发音,比我强多了。比如,Echo dot会报出歌手的名字,我们总听一个人唱歌,她的名字我听起来是“Lisa Low”。女儿那天说,我要听 Lisa Lowb。我心说,那里来的个b的音节? 结果一查,果然女儿是对的。我又重新听了一次,果然,那个b的音节很清晰。我之前听的几十遍,原来都听错了。
妻说,我和女儿的在英语上的区别,就是外语和母语的区别。我想,也可能是女儿的语言方面的能力来自妻的遗传。
2019-03-14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