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ge 精进

《教出乐观的孩子》(二)

2019-08-25
本文 1124 字,阅读全文约需 4 分钟

ABC理论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ABC理论。 A是Adversive Event指坏事,C是concequnces后果,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坏事并不总是带来坏后果。有人遭受点儿打击,就会一蹶不振;有的人则越挫越勇,直到咸鱼翻身。

心理学家发现,这其中的不同,常常是当事人的信念导致的。ABC中的B就是信念。

ABC理论就是指,一个挫折事件带给人的后果,常常是因为他所具有的信念系统所导致的。

信念系统,大概可以分为悲观和乐观两种。

具有乐观信念的人,对于好事的发生,多归因于自己的特质,认为好事的发生是必然的,长期性的。而坏事的发生则是环境的原因,是暂时的,偶然的。无论好事还是坏事,自己都是最自己和环境有掌控能力的。

具有悲观信念的人则相反,认为坏事的发生是自己导致的,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而好事的发生则是偶然的运气,是暂时的,不可靠的。自己是无法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

按照ABC理论,悲观的人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技巧,帮助建立新的信念系统,来改变自己的悲观倾向。


方法

人经常不由自主地评价各种事物,也接收来自其他人的评价。

当负面评价来自于他人的时候,人会通常会质疑,评估,然后找出一些理由,来反驳对方。

但当负面评价来自于自己的时候,人自己则会好不犹豫的接受。

然而事实上,一件事情发生在人生上,原因可能有很多,有主观也有客观因素。比如,篮球比赛失败了,可能是自己技不如人,有可能是裁判误判,有可能是自己练习的不够,有可能是对方超常发挥。乐观的人倾向于为自己开头,悲观的人倾向于自动背锅。倾向性体现在事情发生后自己的内在对话,也就是自己的内心念头。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加有效的避免负面评价,塞利格曼的课程主要是教会孩子学会抓住自己的念头,认识到自己的第一个念头的负面性,然后在运用理性仔细分析事情的其他可能性。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不会过于自责与悲观,而是能看到事情的其他可能,从而降低悲观程度,减少因此而抑郁的可能。

注意,这里一定要帮助孩子学会,从现实出发,去反驳自己的消极看法。不能仅仅以正面思维对抗负面思维。因为没有事实作为基础的思维,其实没有说服力,很难让孩子相信和接受。相反,如果孩子决定接受这样的思维,那么盲目的乐观同样有害。

具体的方法在书中,这里不多讲。

这套方法,不仅孩子要学,大人也应该学学。

原因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源自于四方面:1.基因;2.父母的悲观;3.来自于父母、老师或教练那里得来的悲观性的批评;4.无助的经验。

如果父母不能给孩子以乐观的基因,那么至少应该掌握一些技巧来应对自己的悲观行为,减少对孩子的被惯性批评,从小给孩子多一些可以掌控的事情,让他拥有“习得性乐观”。

··· 2019-08-20 ···

原文地址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19/08/25/jiao-chu-le-guan-de-hai-zi-(-er-)/
Paypal
请我喝咖啡

Comments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