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 Jonathan Haidt 的《象与骑象人》 和 《正义之心》的间隙,我还读了一本叫做《Focus》的书。《Focus》的副标题是 “利用观察世界的不同方法获取成功与影响”。不知作者编辑们是基于什么考虑给这本书命名的,因为不论是标题还是副标题,我觉得都离书的主题都好远。
本书的主题,是人对于激励的偏好和如何匹配这些偏好来驱动人们采取行动,获得更好的效果。我这篇文章要在育儿的话题里来讨论一下这本书,因为作者强调人的激励偏好的形成是父母教养方式造成的。这与我的育儿直觉和实践都很不一致。
内驱力就无须激励
首先,激励这事儿,分内外驱动。大人最好是先了解孩子的喜好,根据他们的喜好发展他们的成长。因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更容易自我驱动。能自我驱动的事情,就不要用外部激励。
比如,我家两个孩子,没事儿都有读书的习惯。他们喜欢去图书馆自己挑书选书读书。做家长的根本就不用催促,只要保证书在他们眼前,和在他们要求你和他们共读的时候不要拒绝,就行了。他们有足够的自驱力去完成剩下的事儿。虽然读的是闲书,但是自我驱动下的阅读,让他们在识字学文上,一点儿也不让大人担心。
再比如学游泳,两个孩子都喜欢玩儿水,所以全家一起去游泳馆游泳这事儿,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去,都是她们提醒大人。儿子虽然讨厌水进眼睛,却也对去游泳馆非常积极。因为,超级喜欢玩儿水,困难他也能克服。
但对于上游泳课,俩孩子就截然不同了。
女儿在一两次课后,进步很快。她自己能看到自己每次进步喜人,也非常自豪。所以去上游泳课,她向来都是非常积极。根本用不到大人激励,遇到挑战,也比较容易在大人的帮助下克服。
儿子呢,对游泳课就不行。第一次给他报班儿的时候,他上了两次课,就说什么也不去了。我们只能就通过继续带他去玩水,一步步克服他对水进眼睛的不适应。即便他都能在自己玩儿的时候把头扎进水里了,还是对上游泳课就非常的抵触。
去上课之前,就必须给他做心理建设。这时候,才需要外部激励。
激励的偏好
做过管理的人都知道,要想激励人,基本上就是两种方法:胡萝卜和大棒。一种是奖赏一种是惩罚。
人类的行为动机基本上就是获取奖赏和避免惩罚。
但是究竟是惩罚有用还是奖赏效果好?这得看人。 《Focus》这本书的要点,就是指出人,按照动机的偏好,大致可以分为进取型(promotion focused)和防御型(prevention focused)。
- 进取型的人的行动理由,是积极的获取。满足他们的激励方式,是奖励,好处,优点。
- 防御型的人更愿意因为避免犯错、损失、缺点、惩罚而采取行动。
对人进行激励时,最好匹配他们的激励偏好,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对进取型,你要说,努力你才会赢。对防御型,则要说,不行动就会输。前者是越胜越勇,后者是哀兵必胜。
偏好不全是教养出来的
《Focus》的作者提出,人们之所以有不同的偏好,是跟儿童时期受到的教养方式有关。积极的方式养育进取型的excitement seeking儿童,消极的方式养育防御型 error avoidance 儿童。
这里的消极是指,孩子犯错时,家长给予批评,表示不满,而当孩子做了正确的事儿,有趣的事儿,家长则不会有太多的反应,孩子享受不被干涉的自由。积极则是对有趣的事儿给予积极的反应。比如孩子获得成就,达成目标成就给予热烈的关注和回应,没有成就就会比较冷淡。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父母养育方式决定孩子风格的解释,过于简单化了。
父母的确有自己的教养风格,而且家养方式一定会在教养儿童过程中由自己的风格占主导。但这不是全部。
孩子的风格也不是完全受大人影响的。他们有自己的反应偏好!具体到实际教养过程时,孩子本身的偏好和风格在与家长的互动过程中,常常会反过来影响家长的教养方式。而且也分事情。
家长对孩子有预期,达到预期时给予奖励,不达预期则给予警告,惩罚。如果孩子对奖励不反映,对惩罚立即反应,那你猜家长会比较多的用哪种?、
只要他们不愿做,不爱做,不想做的事儿,才需要说服。这时候才用得上激励。
比如,女儿练琴这事儿,就让我们头疼。
在这件事上,我们尝试许多积极鼓励的方式,让她去练琴。但是最终鼓励的方式有用的时候少。而用一些惩罚来威胁的时候,就往往成功。
你说,下次她又不练琴的时候,我会用怎样的方式呢?当然是有用的方式了。
这里,你就怎么还能说,用消极的方式是我的偏好呢。
我看孩子的偏好这东西,至少1/3到2/3是天生的。养育能在其中占1/3,就不错了。即便这1/3,也是得有孩子的反馈,才能起作用啊。
不过书中的另外一个点,我是非常同意:就是当激励方式与激励偏好匹配的时候,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合适是最重要的。
最后再吐槽一下,这本书的书名和内容真是不匹配。还不如改名叫《合适》。
《Focus》封面 |
---|
2022-06-26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