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了闺女一下,用毛巾抽屁股。
吃完饭,她麻利儿的从自己的座椅上下来,一溜烟儿地跑进里屋,一口咬在桌角上,在那里坏笑。
我跟过去,看着她,理解不了这是什么行为。但是明显的,她不想擦手擦脸。
问她,你知道吃完饭该干什么吗?
她笑。
我说,你起来我给你擦擦。
她不动,还笑。
我说,你听见我说话了吗,你起来!
她说,不!
我火起,抓起桌上的毛巾,照着她屁股甩了过去。啪!
她站起身,看着我,撅嘴,脸黑,没哭。
妻过来,把我拉走,她继续教育。说,宝宝你不听话会惹爸爸妈妈不高兴,不高兴就不能陪你玩儿了。你去你自己屋自己玩儿吧。认识到自己错误再出来。这相当是关禁闭了。
一关“禁闭”她就哭了,也知道自己的错误了。妻子就把孩子领出来,第一件事是跟我说,你跟孩子道歉吧。我好悬没背过气去,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听妻的话不会错。因为她此时此刻至少比我理性的多。
孩子走过来,还没等我开口,她先说话了,说爸爸你原谅我吧,你别生气了。
我跟孩子说,爸爸错了,爸爸不应该打人,打人是不对的。我不应该打你,对不起。
家里吃饭,女儿有她自己的座椅。座椅上有安全带,可以把她固定住。这样她吃完想离桌时,需要告诉我们,然后我们就会给她擦手擦脸,给她“松绑”,随她去。
一开始她对座椅的安全带并不在意,不觉得是种束缚。后来她运动能力越来越强,能跑能跳了。于是,总在座椅里扭动,想要更多自由。这自然没问题。我们放松了束缚,不再给她系安全带,但是要求她吃完了饭离席前,遵守一个规矩:必须告诉爸妈我吃完了,然后擦手擦脸后,才能离桌。
给孩子立规矩,从来不会容易。小孩子对规矩这东西的理解,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在成年人眼里,规矩是拿来遵守的,就跟安全带一样。对于小孩子来说,规矩是拿来破坏的。破坏比遵守更有乐趣。座椅的安全带她扯不动,但是破坏个把规矩,不在话下。这倒不一定说她有惹大人生气的主观意愿,但是在行为上,常常不按照约定行事。
一次两次行,三次四次忍。次数太多了,就让人心里发毛了。这次我没忍住。
我对待事物的第一反应,是挑毛病。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简书看文章,看完之后就写一堆自己的看法,指点别人的毛病。在虚拟世界这样做,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释放。
在真实世界,我就不得不压抑自己对事物的负面评价。肆无忌惮的表达,会没朋友。
于是,多数时候,我这个人不苟言笑,倾向于不表达情绪。内心敏感,表面达观。常常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上没什么是特别重要的,也无需对什么特别在意。正因为对什么都不是很在意,所以也很少生气。
我也不是对什么都不在意。对家人我在意,但是有时会搂不住脾气。在外没脾气,在家搂不住,说的就是我。虽然我发脾气的时候并不多,但发起来,也是相当令人讨厌的。
我希望我的坏脾气,不会传给孩子。更不想让她成为用暴力来表达自身的挫折感或不良情绪的人。
小孩子不懂事,大人懂。只是懂了还不够,必须要做到才行。毕竟,小孩子追随父母的时候,极少听你说什么,而是看你怎么做。
我打了她,然后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打人是不对的,要向对方道歉。但愿她能学会犯错认错道歉这一整套,也学会原谅别人。
我以后不打她了。因为她会跟我学。小孩子学大人的坏样子和学好样子一样快。坏毛病一但扎根,要想改过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妻跟孩子说,你给饭后清洁这事儿起个名字吧。孩子说,小兔子。
妻说,好,以后吃完饭,我们就说小兔子,然后就擦手擦脸好吗?孩子说,好!
第二天,我问闺女,吃完饭我喊小兔子,你怎么办? 擦手,擦脸!她说。
2017-07-02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