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ge 精进

折返点 2343 - 72 小时轻断食一周后记

2023-11-01
本文 1552 字,阅读全文约需 5 分钟

上周日,一,二,总共三天 72 小时,我没有进食,但喝了一些茶,补充了一些电解质。

目的,是为了疗愈左脚跖骨的伤。

断食过程中的感受,我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了下来。按照时间线索,那篇文章记录了重新进食后一天,我多么的需要睡眠。

这篇文章,笼统的记录一下后面几天的出现的情况。

睡眠需求大增

开始吃饭后的几天里,我就感受到了真正的疲劳。这疲劳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白天起床后,我正常起居,饮食,工作,忙家务,精力很足。

但是,只要是吃完饭,我就立即想睡觉。我听从自己的身体,想睡就去睡。

这次断食之前,我通常比孩子们晚睡连个小时,早起一个小时。孩子们睡 10 个小时左右,我睡 7 个小时左右。

断食完成后,有三天的时间,我睡得比孩子早,起的比孩子还晚。即便如此,午饭后还要再小憩 15 分钟左右。一天加起来,每天睡都快到 11~12 个多小时了。

直觉告诉我,我的身体需要那些睡眠把吃的饭尽快转换成能量,然后进行身体的修复工作。

睡眠需求大增,应当是阶段性的。

手指出现几次抽筋

恢复进食,睡眠大增的那几天,我发现自己的小手指,发生过几次痉挛,也就是抽筋儿。

两只手各有一次,还挺有意思的。

从程度上来讲,并不严重,没有抽到疼痛。而只是,手指忽然僵直,不听使唤了。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用手捋一捋抽筋儿的手指,帮它活动一下以恢复行动自由。但这次,我没强行活动它,而是看着它,感受它的感受,等着它慢慢恢复。

恢复的过程感觉挺有意思。 我盯着它看,感觉它别扭着一股劲儿,但是感觉上,却好像与“我”分开了。渐渐的,好像是有一股轻轻浅浅的暖流逐渐注入手指,然后它慢慢开始放松,软化,然后我就重新获得控制。不好描述是怎么个具体感觉,用个比喻的话,就好像手指忽然停工检修,然后检修完毕,自己又接回神经通路了。

我猜类似的检修,是一直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着的,只是多数情况都会被忽略吧。

跖骨的感受

开始进食之后的头三天,跖骨的感觉还是老样子,跑步时非常别扭,摸上去有麻麻的感觉,偶尔疼痛。

需要身体的姿势的细微调整,我才能继续完成跑步。因此还造成一些不经常用到的微小肌肉需要对姿势改变进行补偿调节,变得有些发酸。

从第四天开始,也即是我嗜睡的表现开始慢慢消失的时候,跑步时跖骨的疼痛感就开始消失了。我并没有百分百恢复,跖骨关节还是发酸,不能太着力。

但这发酸也一天比一天好转中。一开始时,是一开跑就不舒服。接下来,慢慢变成开跑一英里后才开始不舒服。最近是开跑两英里之后才有不适感。且不适感的程度也在减轻。当然这究竟谁归因于脚伤恢复的好,还是那些补偿姿势改变所用到的肌肉也开始适应,我也不确定。

我真的感到,似乎这一次的恢复速度真的很快。换句话说,我觉得断食真的加速了脚伤的恢复。所以断食可能激发干细胞,很可能在我身上得到印证了。

我等着脚它恢复的那一天。

另外的后果

跟妻子散步的时候,聊我这次断食的心得。我觉得我们从小到大读那么多书,学那么多知识,好像是理解了,其实知识相信了。相信了,也只存在脑海里,记忆中。它们是知识,但不是我们的知识。

要想把知识化为自己的,必须去亲自践行,去试一试,放在自己身上体验一下,使其具身化,而不是只变成一个个的概念或者知识点。

所谓学以致用。

我想起来妻子手腕总是疼,就和她提了句,你不妨也来此 72 小时断食,生成点儿干细胞修复修复?

然后,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已经断食 48 小时了……

Running log

week 43, 2023
2023_week43.png

折返点

Date Pics
20231022 20231022.jpeg
20231023 20231023.jpeg
20231024 20231024.jpeg
20231025 20231025.jpeg
20231026 20231026.jpeg
20231027 20231027.jpeg
20231028 20231028.jpeg

我的更多跑步数据展示

2023-11-01 初稿
原文地址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3/11/01/ReturnPoint-healing/
Paypal
请我喝咖啡

Similar Posts

Comments

6 Comments
  • Latest
  • Oldest
  • Hottest
夜未央2023-11-01

你妻子这次断食完了继续记录下,从你这学点经验。

congeAdmin2023-11-02

@夜未央: 你可以直接看书呀

Dave Asprey 的《Fast This Way》和 Dr. Mindy Pelz 的《Fast like a Girl》这两本都挺好的。都不是无脑吹嘘的那种书。

72小时三天断食其实根本也算不上什么。

辟谷的人,常常一段就是三个星期的。

夜未央2023-11-02

@conge: 对这个兴趣不是很大,不想专门看书了解。英语没有基础,你推荐的两本都看不懂啊。
有太多想看还没有看的书,所以现在很少看不在兴趣主线上的书,听起来有点虚伪,但真实的感觉就是如此。

congeAdmin2023-11-02

@夜未央: 其实也不用看书,对于男性,直接上就完了。对于女性,根据生理期安排一下。
16-8间歇断食足够简单,其实就是不吃早餐,不吃零食而已。
每日一餐更简单,就是听上去的那样,只吃一餐。

抱着从头到尾好好体验一次饥饿感的尝试心态就好了。饿,只是身体给你发出信号而已。人可以选择立即行动,还是稍微等一等。

所谓真实的感觉,无非是在某种信念下的“真实”。需要看的书,自会进入生命。

我挺感恩自己强迫自己走出思维的牢笼,哪怕遇到不喜欢的书,也把它读完。不喜欢,只是因为自己固有惯性思维的局限性反应而已。

你喜欢经济学,就会在一本讲断食的书里,一本讲建筑的书里,一本讲革命的书里,一本讲伦理的书里,一本讲地理的书里……甚至不是书里,在生活里,处处看到经济学。

夜未央2023-11-04

@conge: 关于断食我专门请教了一位医生,她的建议是可能的危害或许只有胆汁和血糖问题。胆汁在空腹下不断分泌容易得胆结石,但这是长久的结果;但血糖问题比较严重,血糖严重偏低会造成脑损伤,这是不可逆的,尤其在睡梦中进入低血糖比较麻烦,可能自己醒不来。她的建议是断食是必须监控血糖,不能只凭感觉,我会先尝试一两天这种时长的,循序渐进。
对于读书我现在真感觉生命太过短暂,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所以我读书只围绕经济学,选择和其紧密相关的历史、社会学、哲学,或许还会学点数理统计的知识,其他的感觉现在真没有时间去学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那个更重要,我觉得还是深度重要,但鉴于天赋,我觉得我最终也学不了太深,但现在这种中不溜难度已经让我感觉时间不够用了,所以我一直围绕着经济学这一个中心在学习。其实对于美学、建筑、法理、人文等我也有一些兴趣,但现在还不想把时间用在阅读这类书籍上。
读书、运动、工作等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充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认为只要选择让自己舒心的方式就行;个人的东西很难有对错之分,所以就没有必要遵守别人或公众的价值判断。
无论那种知识或书籍,只要用心阅读了,沉淀下的无非是对自我的认知和对社会历史的认知,自然的、经济的、历史的等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对于沉淀本身来说我觉得差异其实微乎其微。所以经济学只是我索取知识,认知自我和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之所以选择这把工具,只是因为熟悉而已。就如同你上面说的,无论读什么看到的都是经济学。

conge2023-11-04

@夜未央: 因为有罕见病,我早就对医生的权威祛魅了。
他们中很多人,对营养学的知识,恐怕也就是医学院里的一堂必修课,很可能很久没更新过了,而且他们的科学训练和专业限制,会让他们把自己的目光限制在住,看消化的不懂多少神经,做手术的不知道流行病,比比皆是。而敢去看替代疗法的,凤毛麟角。

关于断食,其实也有许多的研究,也有一些医生推广。Dr. Fung是一个,Dr. Burg是另外一个。

而且,书上读来终觉潜。所以,多方获取意见后,还是要实行。 断食会暴露身体健康的短板,如果有旧伤,那些部位会率先报警,所以过程要记录一下自己都有哪里不舒服。那就是你之后要主义的地方。

我妻子也完成了72小时,她的感受跟我特别不一样。

这个过程让我特别变得谦恭,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信号了。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