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晨间日记
晨间日记真的是一个好方法,利用早上的美好时间来回顾前一天的工作、经历、心情,再安排一下这一天各种事物的轻重缓急,一天就能有条不紊的度过,效率也提高许多。最重要的是,我的焦虑水平大大的降低。这对我的身体有着莫大的好处。
2.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是我大学之前一直保有的习惯。在上大学之前,我主动熬夜的次数加在一起也不过十次,除此之外的晚睡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六次。自从上了大学后,尤其是在大三没人限制作息时间之后,这个早睡早起的习惯就被不知不觉的抛弃了。
互联网是另一个使我熬夜的原因。自从迷上上网之后,熬夜的事情发生的频率明显频繁。熬夜的直接后果,当然就是日间精力的下降,健康也走下坡路。
写晨间日记的习惯使得早起成了我对自己的自然而然的要求。原因很简单,晨间日记要在早晨写。不能早起自然就无法写晨间日记——若是拖到中午才起床,那不成了"午间"日记了?
早在闭关之前,我就写过一篇关于早起的文章。该文中,我建议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安排到早晨来做,以增强早起的动力,提高早起的成功率。我自己早起的动力就是 1)写晨间日记 2)自己做好吃的早点。新习惯的形成并不那么容易,下面图中的上面部分是我闭关30天中起床时间曲线,图中显示我多数时间都做到了8点之前起床。
做到早起了,早睡就不那么难了,因为到了晚上自己自然就困得早了。图中的入睡时间曲线显示了我的还是有几天比较早睡了的,而且很少熬过半夜了。
3.锻炼身体
早睡早起之后觉得精力好,自然就想到了去锻炼。这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就是划船机。这种锻炼方式同我喜欢的跑步一样,都是都是一项全身运动,并且可以自己控制锻炼的强度。比跑步好的地方则是,划船对膝关节的冲击小,一个月的锻炼我的膝关节都没有不适感。(而我每次开始跑步都会伴随膝关节的不适甚至疼痛)。
自从锻炼开始,日间的经历明显转好,睡眠质量也提高。身体外观也有明显的变化,看上去强壮些了。
4.每日计划
以前看过许多GTD书籍提及提前计划的重要性,但是我总是不得要领。自从开始关注自己的习惯养成之后,我几乎是自动的开始 了自己的时间管理。在晨间日记的记录过程中,总会加上本日的计划事项。在这个过程中,gmail中的Task还有google的日历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有计划有执行,开学头一个月的学习进行很顺利,心情也好很多,没有多余的焦虑情绪了。我会持续关注GTD和习惯养成的。
坎德尔博士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按照惯例,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会写一本自传性质的书,介绍自己的学术和生平。《In search of memory》正是这样一本书。在书中,坎德尔博士将自己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历程以及学术道路做了回顾,也对自己的研究做了总结。对于年轻学子来说,从科学巨匠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吸取教训,获得鼓励,能帮助我们在学术道路上充满信心的坚持下去。
我觉得这本书很易读,这些有经验的研究者都是很不错的老师,可以驾轻就熟的将科学问题和人生问题用浅显的故事和道理传达给你,还不但吸引你阅读,而且激发你的思考。我给这本书评5星,你不妨也读一下,看看你能得到些什么。
有幸的是,我在网上找到了《In search of memory》这本书的英文版和中文版,现在放在一处,大家各取所需吧。
一、因为没有一种技术或者方法能回答所有科学问题
比如说,单细胞记录记录的是单个神经元水平的变化,而脑电图、脑磁图的信号则是来自于一大群神经元的同步活动;单细胞记录和脑损伤研究由于伦理问题,不能在人大脑上实施主动创伤伤害,因此只能做动物研究。对于脑损伤的病人研究,也只能研究对象死亡之后的解剖中才能找到确切损伤部位,从而使得科学发现的进程被拉长。 而fMRI,EEG,MEG和TMS这样的现代无创性研究方法的推出,虽然在避免伤害和加快获得结果的进程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也仍然不完美。比如,为了能给认知过程进行精确的定位,在研究方法上就需要具有高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的测量技术。时间精度高就能将各种在时间上相区别或者相联系的认知过程区分开,而空间精度高才可以准确的找到这些认知过程在大脑中的定位。目前的科学技术中,还没有哪一种能同时完成这样的任务。fMRI定位精度很高,可是成像过程需要几秒钟的时间,EEG/MEG的数据记录在时间上能达到毫秒级别,但是其定位精度却相对要差很多。
二、科学需要不同方法的交互验证
一个人做个实验,让十几个人做某项任务的同时用fMRI扫描他们的大脑,发现大脑中的某一区域激活了,然后就下结论说这个区域支持他们所做的任务。这样的结论你会相信么?我是存疑的。如果又有人用EEG做同样的实验,使用一些算法算出与任务相关的电位的源也在该区域,那么这一科学发现的可信度就又增加几分。进一步的,如果单细胞记录能发现动物在做类似任务时该闹区的神经元兴奋,被TMS将该脑区暂时抑制的被试无法完成相应任务,如果再有运气发现这个脑区中风的病人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那么我们相信这个任务是由这一脑区支持的结论的可信度就相当的高了。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也正是在这样的合作着,争论着。
读书笔记:
关于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问题的相关文献书籍,早已是汗牛充栋。早在本书英文版出版之前(1980年),科学哲学的权威波普尔爵士(Karl Popper)就于1974年指出:“关于创造性问题的文献数量之多已达惊人的地步”。然而就像开车并不需要汽车技师懂得那样多,进行科学创造也无需对创造性的研究了如指掌。这样说来,我在推介本书的姊妹篇《科学研究的艺术》时将其比喻成“武功秘籍”,似乎将其说得过于高深了。其实我们只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其略加了解,再付出些精力勤学苦练,就能满足我们的科研需求了。不过,我们在科学研究之余读系统地一下这样的书籍仍然非常重要,掌握些理论知识可以使我们在行驶时选择快车道而不至陷入泥淖,也可以让我们在遇到困难和阻碍时尽快修复错误,重新上路。
思维方式:
贝弗里奇在书中提到了三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想象性思维和无控制行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每个科学工作者都该是在这方面训练有素的。它是我们发现科学问题所必须的要素。然而批判性思维不是科学的全部。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往往需要借助新概念,新方法,这些常有赖于想象性思维和无控制行思维的帮助。想象性思维类是“让思想顺着连结、联系,把一件事与另一件事结合”,从而发现批判性思维所不能完成的问题解决。而无控制性思维,在我理解就是头脑风暴。进行这种思维不必限制与问题本身,而是让思想解放出来,让所有的概念想法自己产生,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对于新概念的产生和新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后面两种思维的作用则更为明显。本书也把重点放在了这上面。
产生新发现的步骤:
收集资料:要以问题为中心,收集各种与问题相关甚至冲突的资料(后者往往是引发思考进而产生新概念的最大诱因)。有的问题会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便得到解决。
思考问题:如果现有资料无法产生答案,那么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消化吸收。与不同的人(哪怕是不懂科学的人)讨论。讨论是打开思路的重要法宝。有时通过这样的思考就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即便没有答案,借由思考我们也会具有“有准备的大脑”,为下进行一步打下基础。
产生概念:努力的思考也许不能使我们达到清晰的答案,但是它却能开启我们的直觉。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概念和方法往往会以灵光一现的方式出现。这种灵感往往是创造性的定点,给我们带来突破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评价新想法:经过上面几个步骤产生的新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必须通过科学的检验。如果结果并不完美,可以在这最后一步中进行修正。如果遗憾的发现我们的新想法不能通过检验,是错误的,那么及时的摒弃则比固守要明智。
在这一章中,贝弗里奇还列举了诸多能激发创造性的实用方法,比如横向思维,集体思维和形态学方法。他针对这些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并推介了相关的书籍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学习这些思维方式。
科学家都愿意谈论科学的严谨,这就容易使得一般大众误以科学必须按部就班的严格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科学需要严谨,这一点儿也没有错,但仅靠严谨得到的科学发现的其实很少。有许多科学发现是在偶然的机遇和机会中产生的,科学的偶然性的重要作用得到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认可与重视。第一章中提到的思维方式中,多数是用来摆脱先前认识的束缚来寻求那经常是偶然出现的答案的。
贝弗里奇把科学发现中的机遇分为了三类:1)各种思想精神活动的偶然结合产生的直觉,2)阿基米德式直觉和3)意外发现。第一类和第三类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而阿基米德式直觉是由精神活动与外部事件相互作用而引发:牛顿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得到启示的故事也是阿基米德式直觉的例证。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类型的机遇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而是产生解决问题的机会。只有有能力把握这种机会的人,才能利用这个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贝弗里奇举了很多有趣的事例来证明科学发现并非全然是在一丝不苟的研究中得到的。有些重大发现完全是意外导致。科学家的一时粗心大意或者,也会成就好事。这些事例就是科学八卦,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也使我获得信心:虽然我不是一个特别有条理的人,但是还是有可能做出重大贡献的。这句话也送给所有人共勉。
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超乎人们的想象,但能利用这把金钥匙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首先,与专业领域密切相关才有可能发现机遇。那种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只靠实验员和研究生替自己做研究的人是不太可能发现实验中的种种偶然情况的。其次,把握机遇需要丰富专业知识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能注意到新奇情况的出现,也更能洞察这些情况后的意义。最后,在研究中过于拘泥于研究计划,是容易放走机遇的。作为学生的我,一定要在亲身参加实验,努力积累知识的同时注意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不要让科学研究的条条框框束缚。
新思想、新发现的产生基本上都是直觉的突然的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然而科学研究确实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新思想得到认可,新发现得到应用,往往都会耗费许多时间。一方面科学研究可能需要长时间的酝酿。另一方面,无论这些新的东西具有怎样的真理性,要得到广泛的接受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真理需要时间的检验,这一点从诺贝尔奖或者前两天(2009年1月9日)颁发的中国国家科技奖的获奖人的年龄便可见一斑。
科学工作是一个连续体,创新也都是在前人发明发现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多时候前人的研究会被忽视,等到独具慧眼的人发现它时,往往几十年已经过去了。这一方面提醒我要关注本领域内的新动向,同时也要发掘历史文献,说不定也能发现闪光的宝石,作为自己研究的新起点。
新的发现出现以后,迎接它的很少会是鲜花和掌声,相反,各种怀疑、反驳甚至对立的证据则是家常便饭。这很正常,因为新的发现很少是完美的(在这一点上追求完美也不现实)。当然,这种情况下的质疑并不一定是恶意,也不见得是坏事。反对的声音往往会帮助科学家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发现。但这也曾造成过悲剧。另外,新出现的成果常会以反传统反权威的面孔出现,这样那些传统卫道士和权威崇拜者自然会起来保护自己,反对新知。若是新发现会损害一些商业公司或者政治精英的利益,它们也会不择手段的压制真理。科学争论永不会停,虽然反对的声音有时会占据上风很久,但只要科学家坚持,真理早晚会取胜。
除了以上列出的原因,革新的阻力,各种反科学的迷信,伪科学以及科学本身的消极方面也是阻止新科学发现及时得到承认的重要原因。很多人不喜欢新东西,这在科学界也不例外。就像不喜欢新东西的人经常是保守的老头子那样,在科学界中阻碍革新的声音也经常来自年长的科学家,很多人还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他们的否定性预言常常被追随者奉为教条,成为革新的障碍。新发现必须先面并打破对这些牢固的老旧思想才行。虽然结果经常是真理最终得到确认,但是这期间消耗的时间往往令人痛心。
反科学和伪科学的论调对科学的伤害也是巨大的。而且世界上从事这两个行业的人并不见得比科学家少。从事科学工作的人要对这两类活动保持警惕。
科学是讲求证据的,正如人法庭上会出现伪证一样,科学工作中也有虚假证据。有时候这些伪证是来自于实验对象或者仪器的偶然错误,这对科学发现的破坏作用是有限的。可怕的是故意做假。科学中的欺骗的丑闻屡屡发生,令科学界蒙羞,令相关学者名誉扫地。本章中同样给出了好几个例证,大家不妨一读。
现代科学家们采用的研究方法,多是遵循波普尔的假说演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们从假说出发,演绎出使“假说为真”所需要的推断,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推断。如果结果与推断一致,则假说被确认(但不能被证实)。如果结果与推断不一致,则假说被证伪。这个过程中并不涉及任何创造性活动,看起来任何人都能做。
波普尔的这种观点当然不会为强调科学中创造性作用的贝弗里奇所简单接受。这一章中,贝弗里奇对波普尔的理论进行了批判,并且强调了创造性问题解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贝弗里奇认为:
一,波普尔的方法重视批判性思维而忽略创造性思维是本末倒置。科学家的最主要工作是创造性的产生新概念,新发现,而验证这些新发现则是第二位的。
二,波普尔的方法重点在于证伪,证伪的方法很容易扼杀新思想。新思想的出现需要寻找证据来支持,而不是将其证伪。
三,波普尔主义的证伪方法不能被划归为严格的逻辑。
四,波普尔主义认过分强调了“唯一有价值的假说是那些对于检验和可能的反驳敏感的假说”。很多假说,甚至是作为科学基础的很多假说其实都是不可检验的。
研究的基本过程,即使是研究生也都知道:1)问题确认 2)资料收集 3)发明假说 4)实验 5)发表。贝弗里奇对这些步骤进行了分别论述,我就不展开了。
第四章中提到的是科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即注重问题的各个要素,常常把问题分解成要素进行探讨研究。而事实上,这些因素彼此并不孤立,而是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之中,而且“统一体比它的各个部分的简单几何包含更多东西”。这就是第五章中介绍的系统论的主要观点。系统论为人们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提供了一组新的方法,并且被应用于军事,商业,企业管理甚至生物科学等各个方面。
与系统论对立的观点是还原论。还原论者用化学和物理的术语和基本定律定理来解释一切。他们相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分解简化为物理化学定律,除了物理-化学定律,这世界上就没有别的了。
在哲学上,系统论和还原论虽然彼此不相容且有很多争论,但二者应用到研究方法上,则可以产生互补的效果。
对于科学的分类,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应用科学是一个普遍被误解的词,贝弗里奇认为将其称为应用研究更为合适——这样至少能与各种应用科学发现进行科技发明的活动相区分。应用研究同纯理论研究一样,并无智力上的高低贵贱之区别,同样都会产生新发现。其唯一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出发点不同,纯理论研究只关注做出新发现,而应用研究则更着眼于研究具有“有用性”的问题。
根据研究动机的不同,目前有5类被广泛接受的研究分类。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方便行政管理,分类之前往往并非泾渭分明。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就不一一列举它们了。
科学作为一项事业,需要资金支持。提供资金支持的部门往往会有对资金有计划和管理,这些对资金的计划和管理往往会延伸并影响到科学的计划和管理。作为大部分学人,可能无法参与到这些计划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但是每个研究者都应该关心这方面的动向。如果你选择的研究课题很难得到资助,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宝贵精力会被浪费到会半路夭折、毫无成果的事情上。
科学家们是反对对科学进行过分的计划和管理的。因为真理很少是按照特定的研究计划而产生的。而过分的管理和计划会阻碍科学家们自由的思考自己愿意解决的问题,也会干预科学发现的进程。
科学领域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一现象符合中国的一句古语:名师出高徒。这一点可以从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谱系”研究中略见一斑。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之间都存在着师承关系。
成功的科学家的榜样作用,可以在学生身上激起的研究激情,更能影响他们的工作方式。有激情有好的工作习惯加上名师的指点,成功的几率自然就大些。所以立志于科学研究的学生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尽量选取成功的科学家和富有创造力的团队。
如果没能有幸跟随才华横溢的导师和富有激情的团队,读一些重要的科学史著作也可以给你以前进的动力。读这些著作,重要的是了解科学家怎样做出重要的发现。于此相比,谁在什么时候做出了怎样的发现反而不是那么重要。要向猎人学习捕猎技术而不要瞻仰他们的猎物——不然你还得饿肚子。
做出好的研究也需要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科学鉴赏力。方法是:研究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培养幽默感。这也提醒年轻的学子在求学时,一定要拜成功的科学家为师,争取进入富有创造力的团队。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和接触成功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和研究方法来提高科学鉴赏力。
尽管向有经验的科学家学习对于年轻学者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科学家们最重要的发现往往是在年轻的时候做出的。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毫无疑问需要虚心,但是妄自菲薄却是不必要的。毕竟,世界就在我们的手中发生着改变。
在最后一章的开始,贝弗里奇总结出杰出科学家所具有的五大共同特征:超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热衷于工作,独立思考,献身艰苦工作和拥有强烈的荣誉感。之后他又列举了诸多现代社会对于科学的指控,并为科学的中立性进行辩护。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反应并不全是积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诸多副作用(比如核战的可能),是科学面临的最多的指责。然而,对于科学的种种指责多是来自于对科学的不了解。因此科普工作对于“一个健全社会的前途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就需要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应该放眼到整个社会,关心科学技术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且担负起监督科学技术使用和普及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可是,科学家在其专业领域以外,“并不比其他人更聪明,也难摆脱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犯错误跌跟头更是常有的事。科学家的任务应该是且只是向公众展示真实的图景。至于对于科学发现的使用做怎样的抉择,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共同义务与责任。
科学知识是人类手中的一件强大工具,我们已经利用这个工具开始改变现状影响未来。科学技术是可以造福人类的。这要求科学家们继续努力工作发现新知,也需要每个公民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人类的美好明天共同奋斗。至于我们的未来是天堂还是地狱,就看我们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了。贝弗里奇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乐观的。我自己虽然也不悲观,但比他要更谨慎些。我对人类的信任没有贝弗里奇那样强。
在这本《上瘾五百年》即将在收心阁的心理藏书中发布的预告贴出后一天,我就将这本书读完了,顺便按照目录制作了完整的书签。等不及的把它拿出来共享,并向所有人推荐。
这本书并不是心理学著作,但是我还是愿意将它放到心理藏书中。这并不牵强,因为瘾品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大重头戏。且不说成瘾行为一直是心理学的课题,各种瘾品对于大脑的作用也一直心理学家们的兴趣所在。
在继续行文之前,说一说书的翻译。总体上来讲,此书的翻译还是相当成功,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的小瑕疵(一些心理学相关的词译得不太规范,但不影响理解),我基本上意识不到是在读译作。这里我要花几分钟探讨Drug这个词的翻译。在前面我两次提到的“瘾品”这个词就是译者所选取对drug的翻译。我不知道把drug翻译成“瘾品”是不是这本书的首创,但是如果你用google搜索这个词的话(点击此处看搜索结果),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网页都与这本《上瘾五百年》有关。学过英语的同学应该知道,Drug这个词的意思其实是“药物”。而如果你在欧美国家生活过的话,就会知道此次的最常用意思“毒品”。把drug翻译成瘾品,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不能意识到这些物质多数曾经是药品的现实,也弱化了它们都是曾经或正在给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带大巨大伤害的有毒之物这一事实
提起毒品,人们最容易想起的是海洛因,可卡因,大麻,...。而本文中所提到的“Drug”除了上面的那些,更是包括了烟酒糖茶,还有咖啡因饮料(咖啡,可口可乐)这些国人平常并不认为是“Drug”的东西。我猜想,作者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对drug的翻译既没有采用比较正统“药物”也没有采用比较流行的“毒品”,二是采用了较为温和的“瘾品”。这样的译法并无不妥,但确有为了迎合普通大众认知而弱化Drug的药用架着和毒品性质,而只强调其因人上瘾这一共性。 但这与作者的本意似有相悖:烟酒糖茶这些东西,无论从其滥用的危害到使人上瘾的特性,都与毒品无大差别。不过这里我还是采用瘾品一词,一是对译者的尊重,而来则是,我也是在想不出怎样的词能涵盖Drug一词的全部含义。
本书中,作者对流行与世界的毒品做了介绍:三大宗的咖啡,烟,酒和三小宗的鸦片、大麻、古柯叶做了介绍,提出并回答了为什么这些瘾品成为了世界流行的货品而不是其他。之后他分析了瘾品与贸易,瘾品与权力的关系。作者叙述的诸多现象与史实让我惊叹不已。学界政界以及一般大众对于瘾品流行的所起的作用更是使人深思。
瘾品,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利用了人自身的弱点而大发神威的。而一旦有机会接触瘾品,极少有人能逃过他们的魔掌。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尝试第一次。因为一旦被他们掳获,人就会被它改变改变——没错,毒瘾可以戒除,可是戒除之后的人们,再也不可能恢复到吸食毒品之前了。他们会记得High时的幸福感觉,那感觉是那样的廉价(但是代价也巨大)。一旦再次面临诱惑,这样的人更容易重蹈覆辙。
我在这部书中学到不少,也对不少社会问题的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比如公众和政府对瘾品的依赖。公众是使用上瘾,政府是对其税收上瘾。戒除瘾品的难度和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个人戒毒难度相当大,不戒又伤害身体浪费财富。政府多瘾品管制程度加大,会引发黑市交易,不但会减少税收,还存在引发社会动荡的可能;政府管制放松,则会引来滥用,而滥用带来的生产力降低,医疗负担增加和相关的社会问题(犯罪)也是难治的毒瘤。
此外,因为瘾品的治疗作用和毒害作用兼有,医生在使用这些物质时经常面临两难的局面。使用某些瘾品可以治病救人,却也容易病人对这些药物上瘾,如何取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聪明的”大众不断的试用各种医用药物的非医疗作用(通过服用感冒药止痛要来过瘾的事屡有发生)。
国家政治精英使用瘾品为自己赚取财富,控制底层劳工,用心险恶。但他们反过来又深受其害,欲罢不能。待到想要禁绝的时候,自己中毒已深,难以成功。
个人的教训。尽量不让自己将来的孩子过早接触各种瘾品。一定找适当的时候像他传达瘾品的害处和统治阶级放任瘾品使用的险恶用心。
读罢此书,我感想颇多,不能在这里一一尽数。而且,说得再多也是嚼过的甘蔗渣子,没多少味道。原书奉上,还是请各位自行品尝吧。
08年,我在blog上发表了一共有60篇各种各样的文章,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写自己生活的原创类文章。这些文章(共16篇)包含了自己的随想,梦境,游记和一些生活事件,我把它们归在了自说自话栏目里。它们虽然与学习无关,与心理学无关,但却正符合收心阁这个blog名字。我给这个blog取名为收心阁的意义之一,就是要收敛自己的心性,追求内心的平和。这些文章也对我的读者朋友们似乎并无太多价值(除非你愿意了解我这个人),但它们对我个人而言却是相当重要的:写这些文章帮助我记录生活,平静内心,也帮助我表达情感,理清思维。它们是我释放压力的书写治疗,也是我走向内心的桥梁。
收心阁的第二层意义,是收藏心理学相关的信息。这其中的重头是下载类文章。08年我一共发布了13篇文章来分享各种科学期刊科普杂志的下载链接,再有就是14篇心理藏书。比较可惜的是,那些杂志分享文章随着westmagz.com的关闭而全部失效了。更为遗憾的是这些杂志我大部分也都没有下载,不能更新那些下载链接了。虽然继续跟踪这些杂志对于我来说并非难事,但是以后这个栏目是否再开,我还是要考虑一下。这一点上,我也想听听读者朋友们的意见,如果你继续想在收心阁中得到这些科普杂志,就给我留个言。如果需要的人多,我会继续的。
心理藏书这个栏目我一直很重视。我从06年4月份开始写发布心理书籍,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凭着这个发布计划,我的电子书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识了许多好网站,认识到了网盘下载的好处,还学到了一些制书的常识。我的计划是在心理藏书栏目里发布100本书。本来这于我并不是难事,因为我的硬盘上的心理学书籍早就超越了这个数目。之所以一本本的发布的这么慢,一是因为我的希望下载这些书的人不要像我一样,让这些书躺在硬盘上睡觉,而是拿到手就去读它们;二来则是这几年中我时不时的生病,没有总在关注blog的文章发布;三就是身体的疾病和学业的压力带来的不稳定的情绪状态,经常郁闷的不愿做任何事情,发博文也就放下了。尽管如此,收心阁的心理藏书项目还是踏实的迈进了09年,并且一共有89本书入库了,距离一百本的目标,也仅仅有11本了。今年我会争取在第一季度把11本发全。提前预告一下:目前在计划中的两本书是《上瘾五百年》和《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我正在阅读前者,同时在为PDF文件制作书签。后者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材,网上或有流传其影印版本,而我目前正在对它进行文字识别,排版和校对,到时候会提供给大家一本文本/图片双层PDF。
除了这些之外,网站还有一些科普视频,软件网站推介(心理相关及下载相关)和零星的影评,就不一一列举了。
网站目前文章的栏目分类,坦白的的说,我开始并没经过计划,所以显得凌乱,有的文章归类也不是十分正确。分类整理正是我不擅长的地方,也是我要加强的。但目前我没有整理它们的打算,免得这样的整理会使得一些链接失效,给大家带来麻烦。
08年底到到现在,收心阁还是有了一些很大的变动的,首先是我把域名给换成了更贴近收心阁英译的PsychAttic。其次就是把模板更新了一下,算是新年换新衣。习惯于用RSS订阅的朋友一定要用你的浏览器访问一下收心阁的新地址PsychAttic.blogspot.com,看看这个新模样你是不是喜欢。你们的反馈总能令我开心好久。
09年,我打算继续更新“心理藏书”到100本,兼顾心理学的中有意思的研究。(要不要期刊杂志,得等你们的反馈之后我再来决定)。在这个基础上,我会增加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学习笔记进来。读书心得和书评会用中文发布,如果我手头用电子版那也一定会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的。学习笔记多半会是英文的,毕竟在美国求学,学习和科研用的语言是英语,我也的确要多多练习英文写作。
同样,如果有时间我会继续充实自己的“自说自话”,通过写文章来接近自己的内心真的是一种好方法。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文章能交一些朋友。
在收心阁新主页的“about me”栏目中写着我最近关注习惯养成和GTD。我自己也在努力让自己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我会在这里分享各种心得,体会,也希望能交到更多关注个人成长的好朋友。
至于博客的更新频率,恐怕仍是目前的比率。我不想让我的文章成为你Rss阅读器里等待被清零的数字,也不希望你本就信息过载的互联网生活再添压力。我会用心的写文章,也希望你能静心下来读。不过我的建议仍是,少上网多读书。我自己也会身体力行的去这样做。(少上网多读书是我新年中要养成的习惯,而我正在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