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每次冥想之后,回不会评价自己的冥想。你会不会问自己,冥想的是否深沉入定,还是心神不宁。会不会说这是一次好或不好的冥想?
你是不是想知道,
冥想过程好不好,怎么评估呢?
答案是:不用评估。
你可以关注冥想之后你的感受。但不要给它打标签,定级别。
冥想练习带给每个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也没有个评估准则,可以用来下结论说那个好,哪个不好。
冥想练习,注重的是体验。冥想前和冥想时,请不要带着任何目的。因为目标会影响你的体验,让你无法自在发现。带着目的去冥想,得到的体验,取决于你是否达到了目的。不带目的去冥想,做一个体验者,观察者,实验者,看看冥想之后,自己有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情况。可以记下来。写个三言两语的体会。然后在下一次冥想前忘掉它。进行下一次冥想后,再写几句体会。
隔个三五个月,回顾一次,你大概就能发现,冥想与你产生了什么互动。这种回顾,能让你看到自己的体验,是变化还是恒定。你的感悟是不是有了不同。
放弃目的
冥想也好,养成其他习惯也好,带着目的性去做,往往会因为不能达到自己的某种预期,而出现放弃,然后习惯失败。比如,你打算冥想十分钟,结果没有到10分钟,你就坐不住了,你就会因此而觉得有挫败感。但如果你就是想冥想,看看今天会有什么感受,那么你在10分钟到达之前就停下来了,只是你的一次经历,并无好坏,无须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挫败。
建议你练习冥想时,放弃那种需要达某种到目的的心态。同时,换成体验的心态。
体验的心态,就是试试的心态:自己冥想个几个月,看看自己是不是喜欢。不喜欢的话,不用强迫自己。冥想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控制野心
目前,我大概不会像一些高级冥想修行者,去修那每天8小时以上的打坐修行。很多冥想引导,都有20分钟,30分钟那么长。我把冥想练习引入我的生活中几百日,多数时候都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每天10分钟。最近百十天,才到30分钟。如果让我一上来就按照别人给的节奏,练30分钟,我恐怕早就因为时间不够,自己坐不住等等借口放弃了。
如果把冥想当成习惯养成来看,一上来就追求某种效果,也是自己野心难驯的表现。就如同跑步,明明还没有运动基础,却要一上来挑战5公里,10公里,受伤退出的几率一定很大。野心大,就容易用力过猛,若在身心都没有准备好到时候,就给自己定下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标,身心就会给你苦头吃。
眼光放远,不要求猛,要求恒。 一事有恒,万事渐振。
Image by No-longer-here |